域名人物:尤晓东传奇

2010年9月27日 | 分类: 【域名】

姓名:尤晓东
网名:大东
教育: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
职业履历:中国人民大学教授,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副主任、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财经管理信息分会秘书长,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互联网应用、域名系统、分类信息、信息处理、计算机基础教育等。
尤晓东从事域名研究多年,在域名投资及争议方面是真正的专家级人物。代表域名:s.cn、online.com.cn、mo.com.cn、study.com.cn等。

尤晓东自1996年起研究并参与互联网业务,1999年起关注和研究互联网域名系统,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一届“最有价值CN域名”评选活动专家评委,是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》2006年版的主要修订提案人,参与和代理过十多起域名争议案,中介了多起大型网站域名交易活动。尤晓东将域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,在2003年将域名系统的内容引入高校的互联网应用课程,并于2006年在全国高校首开《互联网域名系统》本科课程。为CNNIC域名活动专家评委,北京地区域名高端沙龙召集人。《互联网域名系统》、《域名投资与域名争议》丛书作者。中国人民大学教师,拥有多年的域名行业经验。代理过数十起域名争议案,胜率超过80%。担保中介了中国电信互联星空(vnet.cn)、中国电信商务领航(bnet.cn)、腾讯 (QQ.net.cn)、航运在线(sol.com.cn)等域名交易案,同时任赢在米坛域名信息交流网在线专家。

尤晓东专访《信息月刊》 2007-5-11

尤晓东老师,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副主任,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财经管理信息分会秘书长。他在互联网应用、域名系统、分类信息、信息处理、计算机基础教育等方面有深入研究,曾主持参与了“互联网应用基础网络教学平台”,“通用网络教学与考试平台”等项目的研究工作。他还是域名界资深人士,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优秀域名活动评选专家评委、国内域名高层沙龙召集人及知名的域名争议代理人。其早期的个人主页“东方家园” 在网友中反响热烈,曾在《电脑报》1998年组织的全国网站评选活动中入选“十二个人优秀主页”之一。

近日,《信息月刊》记者怀着敬仰的心情采访了尤晓东老师。
在谈到尤晓东老师对电脑出神入化的操作时,他谦虚地告诉我们,他对电脑的熟练,实际上就是在应用过程中锻炼出来的。开始进门是本科的时候,当时老师做软件培训,开了全国的培训班,没有教材,只有翻译软件的说明书,于是他就跟着老师做翻译。这样一方面锻炼翻译能力,对软件也熟悉了很多,还有了一份收入。到研究生的时候,尤老师就开始独立翻译和编著出版书籍了。到人大工作不久就开始编写教材。1995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ascal程序设计教材还获得了国家教委颁发的中青年优秀教材奖。在这过程中,他对几个主流排版软件,就都能很熟练的应用了。说到这里,

尤老师还自豪的提到自己打字速度最牛的时候,一小时打7000多字,达到专业打字员水平。电脑对他的工作,包括教学和著作,都有很大帮助。计算机确实进入了应用,也能提高自己的收入,所以一直保持着兴趣。尤晓东老师在说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,说到跟老师做项目让他受益很大。像北航的本科生导师制就很好,这样学生在各个方面就可以得到导师的指导,包括学习生活各方面。人大目前虽然还没有这种制度,但本科学生也应找各种机会参与项目和实践,虽然不一定会有多少收入,但可以得到工作能力的锻炼和各方面的收获。
在我们聊到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时,尤晓东老师说他上大学时也玩电脑游戏,但从没有沉迷过,都只是周末玩一下,平时要有自控能力。

尤晓东老师去年开设的域名系统课,我们记者有去听,当时他请了很多校外的专家到课堂上来和同学交流。当问到他这个时,尤晓东老师给我们讲起了他和域名的渊源。他说:“那些专家朋友都是通过网络认识的。其实对域名,开始我也只是应用。最早是为咱们学院经济实验室的红鹿公司注册了域名,大概在 1998年。 然后到了1999年就把自己工作室的名字‘大东’注册了,之后自己慢慢注册了一些比较好的域名。 在网上和别人交流多了就认识了一些专家,所以请的那些专家像蔡文胜(265总裁),姚劲波(58同城分类总裁)等都是2000年前后认识的,这期间的互联网的发展我们都一起见证了,也就慢慢成了很好朋友。”尤晓东老师还肯定的表示这样的形式在他以后的课堂上还会出现。像蔡文胜先生,有一次北大请他的出场费就达两万,还有精心布置的主席台;而尤老师和那些专家是很好的朋友,直接请到教室和学生们交流,因教室条件所限请这些专家来只能给把椅子,一瓶矿泉水就解决问题了。就是朋友捧场,有空就会来。

当我们问到尤晓东老师在外面做了那么多有什么收获时,尤老师笑着表示交到很多好朋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,另外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知识。在给学生开课时也可以传授其中的很多知识,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。单从老师的角度来看,仅仅上老课是比较轻松和省事的,而他就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开设一些新课,像2000年起开设的“Internet应用”,及上学期和本学期开设的“互联网域名系统”。“互联网域名系统”目前没有听说其他高校开过这样的课程,而这是整个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基础,非常重要,学生们也非常有兴趣。互联网的课程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更新课程内容,他编写的《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》已经出版了第二版,现在正在考虑编写第三版,因为互联网发展太快了,两年前的东西现在已经过时了,或者说在这两年里又有新的东西。教学和社会实践之间发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,这时候能挪开得尽量挪,实在挪不开就肯定以教学为主。

针对他这学期给我们信管专业上的《信息技术基础与应用》课程,尤晓东老师表示:应用的东西马上就能见到效果,同学们肯定会感到比较有趣;基础的东西虽然比较枯燥,但有了好的基础才能保证应用。如果把基础和应用结合起来,学习起来的效果就会比较好。这学期的课程就是这样一个特点。在问到与上学期比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时,尤晓东老师说道:“学习方法那差别就很大了,就从你们上课教室的改变就能看出来,咱们这学期改成了互动式教学,上课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就更多了。学习有三个层次,第一个是概念清晰,第二个是技能熟练,第三个是能力提升。我就是希望你们通过大学里几年的学习,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自学的能力掌握好。很多新知识是没有现在的教材可以参考的,这时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,对你们今后会有很大的帮助。”

在提到信息学院同学觉得自己在人大很没地位时,尤晓东老师很认真地告诉我们说其实我们是有很多优势的。和他们人文学科的同学相比,我们在掌握的技术方面比他们丰富很多,跟纯理工的相比我们又有很多偏文的活动可以参加,很多感兴趣的讲座可以去听,可以说是文理交融,他认为要把握得好的话其实是很好的机会。只要兴趣广泛,有很多可以旁听的课程,就看你会不会把握了。